您的位置: 首页教师风采 → 正文
教师风采

刘文斌

[日期:2017-06-26]

     

      刘文斌 (1944-),华体会足球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67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学院中文系,1978年重回母校学习文艺理论,毕业后留校,1995年晋升为教授。兼任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外文论学会理事、内蒙古文艺理论学会名誉会长、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内蒙古作家协会名誉委员。先后为本、专科学生讲授“文学概论”、“美学概论”、“艺术概论”、“马列文论”等课程,为硕士研究生讲授“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史”、“文艺评论写作”等课程。出版学术著作4部:《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研究》《文艺批评:实践与理论》《文学民族精神论》《中国新时期文艺理论家研究》(主编),与人合撰并出版学术著作3部,发表论文170余篇,其中60余篇发表于《求是》《文艺理论与批评》《文艺理论研究》《文学评论》,以及《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文艺报》等。主持完成国家“十一五”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新时期文艺理论家研究”,独立完成了“中共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文学课题组子课题“文学民族精神论”,内蒙古自治区“八五”社科研究规划课题“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研究”,内蒙古自治区“十五”社科规划研究项目“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学研究”,自治区教育厅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曾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奖(依次为三等、二等、二等、一等),自治区哲社研究规划项目优秀成果奖(二等),自治区第四届、第六届、第八届、第十一届“索龙嘎”文学奖(评论),自治区1994年度、1996年度以及第七届、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中宣部文艺局、人民日报文艺部“五个一工程”获奖文艺作品评论征文奖(三等),自治区高等教育优秀成果奖(二等);自治区第三届、第五届哲社优秀成果政府奖(二等、二等)。1998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内蒙古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科学地研究文艺学

 柴美丽

       内蒙古师大华体会足球的刘文斌教授,从1984年开始讲授“马列文论”课,至今已有20个年头。这并非他当时的志愿,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他才勉强受命,并打算随时“跳槽"去改教其它的课。后来,他在备课过程中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创立,实现了文艺学发展史上的一次壮丽日出,它至今仍然放射着灿烂的光辉。作为理论工作者,为研究它而付出毕生精力,不仅完全值得,而且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经过几番摸索,刘文斌逐渐悟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是科学,故而在对它进行研究时,也必须采取科学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即从研究对象的客观实际出发,去探索其中的规律。基于此,他在研究中切实注意了以下几点。

       首先,他注意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经典作家,并非专职的文艺理论家,他们的文艺思想主要散见于其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著作。这就需要研究者从他们那卷帙浩繁的著作中,去发掘其零零星星的闪光文艺思想,并加以梳理,以使其内在的体系浮现出来。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研究》。(31万字,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6年),就是这样写成的。同行专家称它“是一部能教人领悟真理品行”的“篇目独立的专论集”  (见《文艺报》l997年4月24日柳万文),  “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发表了精当的见解”(见《光明日报》1998年3月1 2日季水河文),“资料的完备性和阐释的准确性”,使得本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见《民族文艺报》1 997年第3期刘云山文)。

       其次,他还注意到,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重要品格之一,是其实践性。它是经典作家们从中外文艺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科学理论,因而,应使其再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并发挥作用。为此,他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去评论当代的诗歌、散文、小说、影视剧等。他的《文艺批评:实践与理论》  (32万字,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2年),就是这方面的成果。同行专家称它“高扬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  (见《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6辑陆贵山文),是一种“贴近现实的批评"  (见《文艺报》2002年l 2月3日马龙潜文),它“为文艺批评园地增添了一抹新绿”  (见《人民日报》2003年2月1 5日陈定家文)。书中“体现了一个学者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见《中国文学年鉴》2002年卷郑伯农文)。

       此外,他又注意到,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是在对各种错误文艺思潮的批判中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今天,我们应当发扬其批判精神,在同错误文艺思潮的论争中,使其得以弘扬。为此,他在阐述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同时,还以它作武器,对新时期曾一度流行的抽象人性论、“纯艺术”论、“反典型”论、“现实主义过时”论等,作了深入细致的辨析,指出其理论上的片面性和实践中的危害性。他的论文《文学的人性与阶级性——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学习札记》《普列汉诺夫对“纯艺术”论的批判》《列宁论艺术典型》《卢卡契论现实主义》等,就是这方面的成果。其中的30余篇,发表于《文艺理论与批评》《文艺理论研究》《文学评论》《求是》《马列文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等权威报刊,并且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原载《文艺报》2004年6月12日3版)

 

上一条:李亚白 下一条:郭秀琴